你的位置:享云付app > 新闻动态 > >展现民国铸币在 “装饰性与实用性” 平衡上的工艺水准:中华民国三年五圆袁大头钱币_银元_袁世凯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展现民国铸币在 “装饰性与实用性” 平衡上的工艺水准:中华民国三年五圆袁大头钱币_银元_袁世凯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中华民国三年五圆袁大头钱币

钱币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。钱币包括主币和辅币,以及货币文化的衍生物。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,起源于殷商,发展于东周,统一于嬴秦。古代铸造钱币方法比较粗放,原始的钱币与工具钱同形状,后来逐渐脱离,具有自己的特点。

银元俗称“大洋”“洋钱”或“花边钱”,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,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。银元大约在明万历(1573年-1620年)年间流入中国。清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,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“乾隆宝藏”银币。道光(1821年-1850年)年间,中国台湾、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,称为银饼。光绪十六年(1890年)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“光绪元宝”(即龙洋),各省纷起效尤。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,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。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。

展开剩余66%

银元种类很多,在中国大约有二百多种,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约有三四十种。重量最大的为36.5克,一般以26.5克居多。银元中还有半元、二角、一角、五分,一钱、二钱、三钱以及一毫、二毫等小银元(也叫银角子)。银元种类有:民国三年、五年、八年、九年和十年等版别;“孙小头”开国纪念币;船版“袁大头”;“汉”字币。银元主要面值有:壹圆、半圆(俗称五角、中圆)、贰角和壹角。

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,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,严谨点说叫“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”。其正面图案的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,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,中央为“壹圆”“中圆”“贰角”“壹角”字样。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,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。清朝灭亡之后,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。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、纸币十分复杂,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,规格不一,流通混乱,折算繁琐,民众积怨,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,便决定铸发国币。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,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,“袁大头”由此而来。“袁大头”首次的铸造时间是民国三年,而且该币被定为中华民国国币,因此,它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
艺术点评:

此银元正面袁世凯侧面像采用浮雕工艺,面部轮廓清晰,五官比例协调,发丝、衣领细节有细腻刻画,体现民国银币 “写实主义” 雕刻风格。这种人像塑造,既展现人物特征,也借肖像传递 “民国权威货币” 的象征意义,是当时铸币将政治符号与工艺结合的体现。“中华民国三年” 字体为民国官方铸币常用的规整楷书,笔画挺拔、字口深峻,边缘无毛刺,体现模具雕刻的高精度与铸币压力的充足。文字与人像布局平衡,彰显民国铸币在 “图文协调” 设计上的成熟。背面稻穗环绕 “伍圆”,稻穗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符号,在此处既呼应 “丰岁足民” 的美好寓意。叶片脉络、穗芒形态雕刻精细,与 “伍圆” 文字衔接自然,展现民国铸币在 “装饰性与实用性” 平衡上的工艺水准,也体现对传统元素的现代运用。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!

发布于:安徽省

上一篇:四川新荷花港股IPO:产能与能耗指标等诸多异常拷问业绩真实性
下一篇:亿纬锂能: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
友情链接: